当然,男同志再也没有出现。三个小时过后,黄昏悄然降临,下班的人们在纷纷地回家,许多自行车从徐红梅身边经过,给徐红梅带来的是每时每刻的绝望。经过了再三再四的推测与思考,最后徐红梅打开了纸包。她伤心欲绝地发现天上没有掉下馅饼,更不可能掉下男人毫无目的的温情。纸包里面的钱是假的,除了第一扎钱最上面的一张百元钞票。徐红梅狠狠地跺了几下脚,瘫软在他们徐家生活了上百年的城市大地上。徐红梅失声地痛哭了几声,她发现自己已经哭不出来了。没有泪了。唯有愤世嫉俗的情绪在深化着深化着,那情绪波浪般地推动直达诗的境界。不过徐红梅还是有理智的,她不会此时此刻在大街上写诗,那样别人会把她当作精神病的。再说她也没有随身带上钢笔,实际上她还没有找到她的钢笔。再说徐红梅从心底里升起了一丝对诗的怀疑,她怀疑现在的诗还能够像鲁迅先生的文章一样当作匕首和投枪使用吗?
写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二日
修改于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汉口
霍乱之乱
1
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走暴迹象。走暴不是预兆,在我们这个城市,夏天的走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2
我们在医学院学习的流行病学教材是一九七七年印刷的,由四川医学院、武汉医学 院、上海第一医学院、山西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六所院校的流行病 学教研组,于一九七四年集体编写出版。
只有一个编写说明,没有版权页。
这本教材在总论的第一页里这么告诉我们广大学生:“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卫生 路线指引下,我国亿万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大力开展了除害灭病的群众运动和传 染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在解放后不久便控制和消灭了天花、霍乱和 鼠疫。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便基本消灭了黑热病、虱传回归热和斑疹伤寒等病。其他 许多传染病与地方病的发病率也大大下降。”
于是,我们在学习流行病各论的时候,便省略了以上几种传染病。尤其是一二三号 烈性传染病,老师一带而过。老师自豪地说:“鼠疫在世界上被称为一号病,起病急, 传播快,死亡率高,厉害吧?我国消灭了!霍乱,属于国际检疫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也 是起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号称二号病,厉害吧?我国也消灭了!三号病是天花, 曾经死了多少人,让多少人成了麻脸,厉害吧?我国也把它消灭了!”
我们也就把书本上的这一二三号病哗哗地翻了过去,它们不在考试之列,我们不必 重视它们。我们学会的是老师传达给我们的自豪感。如果有人问起鼠疫、霍乱和天花, 我们就自豪地说:“早就消灭了。”
秦静同学与我们不同。她追在老师屁股后头提问。她问:“到底是控制了还是消灭 了?是消灭还是基本消灭?”
老师说:“去看教材。”
秦静说:“教材上说得不明确,前后矛盾。”
老师说:“这有什么关系呢?”
秦静涨红着脸说:“有关系的。这关系到最可怕的三种传染病在我国到底存在还是 不存在。”
老师说:“秦静同学,别钻牛角尖了。我从事流行病防治工作十五年了,走南闯北, 从来没有遇见什么鼠疫霍乱天花。要相信我们祖国的形势一片大好。”
秦静的声音都发抖了,眼睛盯着地面,但她还是顽强地问道:“我想知道它们到底 存在不存在?”
老师悻悻地说:“你问我,我问谁?”
秦静抹着眼泪跑掉了。晚上我在宿舍陪秦静坐了大半夜。我劝她说:“你提的问题 很有道理,不要怕。你总是哭总是怕,将来怎么走上社会?”
秦静问我:“我们一定要走上社会吗?”
这倒问住了我。什么是社会?我不太说得清楚。我们是不是已经在社会之中,我也 不大说得清楚。但是我还是好为人师地回答秦静:“那是一定的。”
秦静说:“难道我们现在不是在社会之中吗?”
秦静这个人就是喜欢钻牛角尖。她总是想都不想一下就针对人家躲避的问题逼了过 去。
后来,秦静与我一道被分配到防疫站工作。我们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流行病防治的白 衣战士。
在从事流行病防治工作的三年里,我们每天收到的疫情卡片几乎都是肝炎。肝炎的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