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广播站记者赶来现场,拍下了全部流程。
三天后,《青杠村青年自建猎院,走出致富新路子》的报道出现在县报头版。
接着市里新闻也报道了几分钟视频剪辑。
“草根猎人”“青年带头人”“农村创业”几个词挂上了陈顺利的名字。
一夜之间,陈顺利成了“青杠名人”。
镇干部上门表态:“以后青杠村打猎要立规矩,就按你这套来。”
供销社老板送来设备,说愿意支持第二届猎人节。
几个饭店老板直接蹲在村口抢货,一晚上收了三千块。
黄皮在院子里跳着说:“顺哥,咱以后是不是成猎区标准了?”
李刚说的更直接:“以后别的村要搞,估计都的仿照你这套。”
陈顺利看着天。
“他们模仿不怕。”
“就怕有人,把这套搞坏了。”
“咱走的正,就的管好底下这帮人。”
“要是真有个偷猎砸了咱招牌——我第一个不放过。”
当天晚上,陈顺利把老一批猎人召到院子里。
“以后每周查一次货源来源。”
“进城肉品必须留名留记录。”
“有人靠走私野味赚钱,别说青杠猎院出来的,连名字都别给我提。”
黑子挠头:“顺哥,这也太严了吧?”
陈顺利脸沉下来。
“这不是你们的事,是我姓陈的脸。”
“你们自己说,咱这是要干一辈子,还是干几单买卖?”
全场没人吭声。
第二天。
猎院贴出新规。
“凡参与青杠猎队销售人员,一律实名登记、肉源可查。”
“如被查出违规猎捕,一律开除,并追责损失。”
看见这张告示的那一刻,李刚咂舌。
“顺哥这是要建猎人行业章法啊。”
陈顺利点头。
“从今天起,青杠不是一队人,是一个牌子。”
“谁敢砸,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顺哥,不好了,三坝那边也搞了个猎人营。”
黑子一边跑一边喊。
陈顺利正教着赵铁柱他们绷筋布陷阱,听见这话只点了点头。
“早就知道他们眼红。”
“没事,让他们搞。”
可没过两天,事情就开始变味。
三坝村那个猎营,连个规矩都没定。
谁来都收,啥都收。
有一次野猪肉还直接送去镇饭店,一问才知道是偷的。
结果被举报。
“陈顺利带头搞的猎人节,就是掩护偷猎!”
这话在镇里炸开了。
供销社的老雷第一时间跑来问话。
“顺利,你别光忙活山里,这事的处理。”
“县里有人盯你了。”
“再出一桩事,你这猎院怕是的停。”
陈顺利坐在院子里,一声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