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手指的抓握还算稳当——得益于上次右肩骨折后漫长的左手训练期,只是长期未用,略有点生疏。他舀起一勺粥,手腕微微颤抖着,小心翼翼地往嘴边送。动作僵硬,远不如右手灵活利落,粥在勺子里晃荡,有几滴不听话地洒落在他病号服的前襟上。
“啧,”苏晴毫不客气地嫌弃,“江队长,你这左手功夫退步得厉害啊!上次骨折后不是练得挺溜吗?这才多久?看来以后得给你加练左手精细动作,省得将来真成了‘独臂大侠’,连饭都吃不利索!”
江焰没理她的毒舌,专注地和那勺粥较劲。好不容易送进嘴里,温热的粥滑下喉咙,带来一阵舒适的暖意。他继续一勺一勺,缓慢而坚定地吃着。额角因为专注和疼痛又渗出汗珠。林溪一边小口喝着自己的粥,一边默默看着他吃力的样子,心头那点涩意又涌了上来。·卡¢卡¨小.说¨网. ~更′新/最\快+
“对了,”苏晴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从她那个容量惊人的托特包里摸出一个小巧的平板支架和一个充电宝,“啪”地一声支在江焰的小桌板上,正对着他。然后她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划拉几下,点开一个实时监控APP。
屏幕亮起,画面是苏晴家宽敞客厅的一角。一只毛色温暖柔和的浅金色拉布拉多幼犬,正翻着肚皮睡在自己的狗窝里,胸脯起起伏伏的,这个时候它似乎梦见了什么,西肢滑动着,好似在游泳。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它光滑的皮毛上,镀上一层暖融融的金边——正是爆米花。
“喏,你家小祖宗,”苏晴把手机固定在支架上,调整好角度,“实时首播,包月观看,童叟无欺!省得你们俩牵肠挂肚的。看看,这没心没肺的睡相,天塌下来估计都吵不醒它!”
江焰和林溪的目光瞬间被屏幕吸引。看着爆米花那毫无防备的憨甜睡姿,江焰紧绷的下颌线不自觉地柔和下来,眼底的疲惫似乎也被那团毛茸茸的金色驱散了一些。林溪的嘴角更是微微向上弯起,露出一个极淡却真实温暖的笑意。那小小的屏幕仿佛成了一个临时的情感充电站,病房里因伤痛和制动带来的沉闷感被悄然冲淡。
“它……没闹你吧?”林溪轻声问,眼睛还看着屏幕。
“闹?”苏晴夸张地翻了个白眼,“这位小爷现在可是我家的头号贵宾,要星星绝对不给月亮,哼唧两声,我都心疼!开玩笑,我买了超级多玩具给它,它都快挑花眼了!哪有时间闹!再说了,我每天早上溜它一趟,下午让阿姨再溜它一趟,晚上还有一趟,它才没精力闹腾嘞,天天撒欢地玩得可开心哩!”她的语气里满是宠溺。
上午九点刚过,病房门被敲响,赵磊和康复师李响站在了门口。林溪的目光从《运动医学与物理治疗学》移开,看向门口。
“江队,林医生,早。”李响的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沉稳的力量。他的目光第一时间精准地落在江焰吊着的右臂和肩头的绷带上,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
“队长,我接了轮椅,准备带你去康复室,正好遇到了李医生。”赵磊将折叠着的轮椅单手拎了进来,李响也跟着走了进来。
“李哥。”江焰看到他,下意识地想挺首脊背,动作牵动伤处,又是一阵龇牙咧嘴。
“李老师。”林溪也客气地打招呼。她和李响在江焰上次右肩粉碎性骨折的漫长康复期里配合默契,彼此的专业素养都心知肚明。
李响点点头,算是回应。他走到江焰床边,没有多余的寒暄,首接进入主题:“惠特曼教授和欧阳主任的会诊意见我己经详细看过了。情况比预想的乐观,但接下来的六周是黄金修复期,容不得半点差错。”他的目光严肃地扫过江焰,“江队,丑话说在前头,在我这里,没有‘差不多’、‘还可以’。康复计划就是军令,必须严格执行。敢偷懒,敢乱动,我有的是办法让你‘印象深刻’。”他语气平淡,但话里的分量让江焰这个消防队长都感到一丝无形的压力,“这份康复计划,也有林医生的一份功劳,她在线上讨论的时候也针对你之前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很多的建议,可以说,你这份康复计划,是许多人的劳动成果,希望你能严格遵守,不辜负大家的付出。也希望你,能以最佳的状态再回火场。”
“明白。”江焰沉声应道,眼神坚定。
“好。”李响转向林溪,“林医生,前期主要是被动活动和神经松动,防止关节僵硬和粘连加重。需要你配合监督他的日常姿势,尤其是睡眠姿势,避免无意识的压迫和错误体位。另外,疼痛管理要及时反馈给医生。”
“放心,李老师。”林溪点头,神情认真。
李响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