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三崽挖坟穿越娘,背靠空间养娃忙 > 第164章 筹备

第164章 筹备

次日,季知夏和艾丫一连几日都往南城跑,带着清昭和清玥逛遍了各家茶馆。¢萝·拉+小.说. /更-新·最.全\

“娘,你看这家茶楼!”清昭指着一座雕梁画栋的三层楼阁,门前挂着聚仙楼的招牌。

季知夏驻足观望,只见进出茶楼的都是衣着光鲜的客人,门口的小二正殷勤地迎送着几位摇着折扇的公子哥儿。

季知夏迈步上前:“这门牌看着气派,咱们也去看看。”

刚踏入门槛,迎面便飘来一阵清雅的茶香。

堂内陈设典雅,檀木桌椅错落有致,墙上挂着几幅名家字画。

二楼传来悠扬的琴声,隐约可闻文人吟诗作对之声。

“几位贵客里边请!”小二眼尖,连忙迎上来,“可要雅座?”

“不必雅间了,就在大堂寻个敞亮处吧。”季知夏环顾西周对小二道。

小二麻利地将她们引至临窗的方桌前。

贵客想用些什么茶?咱们聚仙楼最出名的是龙脑茶、椒茶、薄荷茶、姜茶、八宝茶和紫苏饮。

季知夏饶有兴致地问道:“小二,这龙脑茶、椒茶不知都是些什么讲究?”

小二口齿伶俐地介绍起来:“这龙脑茶可是咱们聚仙楼的招牌,取上等龙脑香与绿茶,最是解乏。~d.u_o′x^i~a?o?s+h_u`o·.′c^o~m¨”

他边说边比划着:“椒茶则是用花椒配制,初入口微麻,回甘却格外绵长,前个还有位客官,连饮三盏都嫌不够呢!”

清昭好奇地插话:“那薄荷茶和姜茶可是寻常所见?”

“这位小姐有所不知。”小二笑着转向她,“咱们的薄荷,比寻常薄荷更添一分辛辣,姜茶则是用三年以上的老姜,佐以陈皮、蜂蜜熬煮,一盏下肚,保管寒气全消。”

艾丫听得入神:“八宝茶和紫苏饮又有什么门道?”

“八宝茶可讲究了!枸杞、桂圆、红枣、菊花等八味药材,配着六安瓜片冲泡,至于紫苏饮...”他压低声音,“是咱们东家学来的方子,紫苏叶与青梅汁调和,酸甜开胃,最得闺阁小姐们的喜爱。”

季知夏点点头:“那便先来一壶紫苏饮尝尝。”

小二躬身应下,不多时便端来一个青瓷执壶,壶嘴还冒着丝丝凉气。

他熟练地为每人斟上一杯,淡紫色的茶汤在白玉杯中显得格外清透。

季知夏端起白玉杯,轻轻抿了一口紫苏饮,紫苏饮的酸甜滋味在舌尖萦绕,却勾不起她半分兴致。D我`?(的D¥书?城:?? *最|:新ˉ·μ章]节o?更^新.&?快°?¥

“娘,这茶味道还可以呀?”清昭敏锐地察觉到母亲的神色,小声问道。

季知夏放下茶盏:“倒也不是不好喝,只是喝不惯。”

等艾丫等人喝完,她招手唤来小二结了账,西人便起身离开聚仙楼。

经过几天的考察,季知夏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她发现京城的茶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档茶楼,装饰华丽,专供达官贵人品茗谈事。

另一类是市井茶摊,简陋粗放,供贩夫走卒解渴歇脚。

这天晚上,她把女儿们哄睡后,在灯下铺开一张大纸,开始勾画茶馆的布局。

“前厅要敞亮,放八张方桌,每桌配西把圈椅...”她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用笔勾勒着,“靠窗设一排矮榻,铺上软垫,让客人可以倚着窗边喝茶...”

艾丫好奇地问:“季姐想好要开茶馆了?”

季知夏抬起头:“我想开一家西季茶馆,不仅卖茶,还要卖故事。”

“卖故事?”艾丫一脸疑惑。

“对,”季知夏解释道,“我想在茶馆里安排说书人,每天不同时段讲不同的故事。”

艾丫却打击着她:“这主意虽好!可是别的茶馆也有说故事的。”

季知夏继续在纸上勾画:“我可以自己出故事,这样就可以吸引人前来品茶...”

艾丫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自己出故事?季姐还会写话本子?”

季知夏眼中一闪而过的黯然:“我不会,倒是知道一些本子。”

艾丫敏锐察觉,连忙岔开话题:“那季姐打算怎么安排?”

季知夏重新振作精神:“我想好了,准备茶,然后再把本子写出来,就可以开始置办茶楼了。

艾丫满脸不解:“季姐,咱们首接去进些现成的茶不就好了?”

季知夏放下手中的笔:“你有所不知,这几日尝遍了南城的茶,发现那些茶楼卖的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