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几日的长途跋涉,三人终于临近武昌府。¨小!说/宅* ?更!新\最?快*
这一路上风平浪静,每日不过是日出而行,日落而息,偶尔路过几个小村庄,补充些干粮清水,倒也安稳。
这天下午,驴车绕过一片山林,就在此时,艾丫忽然指着路边叫道:“季姐、清昭,那里有座寺庙,咱们去拜一拜吧!”
季知夏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青瓦白墙的寺庙半隐在山间:“还是加紧赶路吧……”
“季姐!”艾丫一脸恳切,“正好遇见寺庙了,咱们去庙里烧炷香,求菩萨保佑,去去晦气!”
季知夏见她这样说,也不好反驳:“也罢,那就去上一炷香。”
驴车在寺庙前的空地停下,三人下了车,抬头望去,山门上书归元寺三个大字,香客络绎不绝,有衣着华贵的富商,也有衣衫褴褛的乞丐,佛法面前,众生平等。
艾丫深吸一口气:“这地方真好,一进来就觉得心神安宁!”
三人拾级而上,进入寺庙,迎面是天王殿,西大天王塑像威严矗立,穿过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金身。
请了三炷高香,三人依次在佛前跪拜,默默祈祷。?完+本.e神^<2站= ¤?>无`错|内)?[容¨;t
季知夏手持香火,凝视着佛像慈悲的面容,心中却是一片空茫。
她不知该祈求什么,前尘往事如烟,未来又虚无未知,最终,她只是轻轻闭上眼,将香插入炉中,任由青烟袅袅上升。
艾丫拜得最为虔诚,嘴里小声念叨着:“保佑我们一路平安,千万别再遇到什么幺蛾子……”拜完后,她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掏出几枚铜钱,投入功德箱中。
清昭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愿我们家人团聚,娘和妹妹、弟弟永远快乐安康。”
季知夏看艾丫和清昭都结束,便道:“这也拜完了,我们走吧。”
三人绕过香炉,正准备离开,忽听身后传来一声佛号:“阿弥陀佛,三位施主留步。”
回头看去,只见一位老僧站在殿角。
季知夏上前行礼:“大师有何指教?”
“三位施主远道而来,可有困惑需解答?”老僧的声音回荡在殿内。
季知夏正欲婉拒,艾丫却己抢先开口:“大师,您真能看出困惑吗?”
老僧缓缓道:“世间众生,皆有所求,有人求富贵,有人求平安,有人求心安。,¨5@4a看°2书/° {?首|(发×?”他看向艾丫,“这位施主想求什么?”
艾丫眨了眨眼:“大师,那您能帮我们看看,此行去京城,以后的路可还顺利吗?”
老僧合掌道:“缘起缘灭,自有定数,施主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艾丫失望地撇撇嘴:“大师,您这话说了跟没说似的……”
季知夏轻轻拽了拽她的衣袖。
老僧笑了笑:“烦忧如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何必执着?”
艾丫听了老僧的话:“大师,我好不容易遇见座寺庙,您就别玄之又玄,给个准话呗!”
老僧目光在三人身上轻轻扫过,他右手缓缓抬起,拇指与食指轻轻搓动,似是无意,又似有意。
艾丫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连忙又从袖中又摸出几枚铜钱:“大师,这是弟子的一点心意,还请您指点迷津。”
老僧垂眼瞥了瞥艾丫掌心里那几枚铜钱,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他忽然抬高声音道:“阿弥陀佛,施主这诚意......”
艾丫见他神色不对,嘴里念叨着:“大师莫急,我再加些!”说着又掏出几枚铜钱,与之前的一并捧上。
老僧的目光在铜钱上停留片刻,脸上皱纹更深了:“这位女施主,佛门讲究心诚则灵......”
清昭则好奇地望着艾丫和老僧,不知接下来会说什么。
季知夏看得分明,心中暗叹这寺庙虽是清净之地,却也难逃世俗之染:“大师,我们还要赶路,就不多叨扰了。”
老僧见季知夏拉着两人就要离开:“三位施主且慢!老衲观三位面相不凡,特别是这位小施主”他忽然指向清昭:“眉间隐有祥云,此乃大贵之相啊!”
艾丫来了兴致:“真的吗?清昭会大富大贵。”
老僧见有人接话,立刻来了精神,故作高深道:“只是这祥云被一层黑气所困,需得化解......”
季知夏冷笑一声,将清昭护在身后:“大师,我们不过是路过上香,就不劳您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