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达的推迟下班对我们是有利的。我时常利用他替我们坐科室,而我们去尽快地做 完例行的工作。我与秦静商量,我们两个人,一个去传染病房查房和访视,一个去洗衣 房换值班室的床单,去供应室换储槽,谁回来得早谁就动手整理疫情卡片,然后,时间 就是我们的了。秦静抢着说:“我去病房。”
我说:“那不行。得用公平的方式决定。”
秦静总是挑选去病房。去病房比较单纯。与病人打交道至少他们不敢不尊重你。洗 衣房和供应室却非常势利眼,他们对临床医护人员态度好得近乎卑躬屈膝,甚至在高压 消毒仓里替他们的小孩消毒尿布,为的是取得平时看病开药的方便。而对于不能够直接 给他们带来方便的科室,他们却爱理不睬的,尤其是供应室,我们几乎每次换储槽都要 受到刁难。他们说:“你们又不是临床,老是来换储槽做什么?大概以为敷料和棉球是 洗碗洗脸用的吧?没有储槽了,两个小时以后来看看。”或者说“三个小时以后来看看”, 时间的长短完全看他们的心情而定。我们科室谁都不愿意去换储槽,长期以来你推我, 我推你,老大夫推给年轻人,现在我们年轻的几个都推给赵大夫。
赵大夫赵武装卫生学校毕业,早我们五年来到流行病室。因为他长得高大英俊,供 应室的女人们对他一直比较宽容。目前供应室漂亮的女孩子小谢恋上了赵武装。他去换 储槽,碰上小谢,竟然可以一只换回两只来。但是小谢对我们科室的女孩子一概地高度 敌视。现在是我和秦静值夜班,我们之中必须有一个人去换储槽。如果不幸碰上了小谢, 那就是非常倒霉的事情。
我和秦静只好用拳头划三次石头、剪子、布来决定。三次划过,我输了两次。我说: “倒霉!”
我们轻轻地走到小套间的门口,站在那儿,等待闻达发现我们。现在是他个人的时 间,如果我们叫唤他,很有可能被他不顾轻重地吼我们一顿。如果是他主动与我们说话,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不近不远地极有耐心地靠在门框上,看着我们的科室主任闻 达。
闻达主任头发凌乱的脑袋在满满一桌的书本、卡片和资料堆中微微摇晃,嘴唇嚅动, 口中念念有词。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瘦骨伶仔的长腿和那双穿着不 配套皮鞋的大脚。闻达哪里像马来西亚的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 专家?传说早在一九五六年,闻达只有二十四岁的时候,就西装革履地出过国,被特邀 参加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年会。传说他戴的是金丝眼镜,穿的是乳白色的优质牛皮鞋。 传说他家里有相册证明他过去的翩翩风度和辉煌历史。我们科室没有人见过闻达的相册, 但是我们站办公室的干事见过,是在牵涉到涨工资的问题的时候,闻达的妻子背地里拿 来给书记和站长看,以证明闻达过去的成就的。传说具有很高程度的真实性。这就更加 伤了我们的心。我们多么希望从前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现在是一个风度翩翩的老者,从 而使我们感觉到我们事业的兴旺发达和我们生活的美好。现在这个样子的闻达,应该说 直接影响到了我们对未来对理想的信心和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我的不思进取和秦静 的准备改行,还有赵武装的吊儿郎当,我想与我们拥有一个这样的科室主任肯定是有关 系的。
闻达终于抬起了头,准确他说是抬起了眼睛。他戴一副小镜片的老花眼镜,架在鼻 梁下方的鼻翼上面,以便眼睛在不需要使用老花镜的时候能够迅速地抬起来。闻达正是 把他的眼睛从眼镜上抬了起来,定睛看了看,意识到了靠在门口的是我和秦静。他说: “你们不是值夜班吗?怎么不去工作?在这里看我做什么?我有什么好看的?”
秦静不说话。她还是与在学校一样的腼腆和胆怯。但我深知秦静其实是瞧不起闻达。 秦静从心里瞧不起谁她就会用腼腆和胆怯的方式与之拉开距离。秦静可以老着脸死不说 话,所以我只得说话。我说:“闻主任,我要去换储槽和值班室的床单被套,秦静要去 病房。您能替我们在科室照看一下吗?”
闻达说:“又来这一套了又来这一套了!为什么你们要同时去呢?我安排两个人值 班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求我们流行病室二十四小时有医生监控流行病疫情。我给你们 讲了多少次了?你们还是不重视,还是想偷懒。”闻达取下了眼镜,双手大幅度地打着 手势,唾沫横飞地教导我们,“年轻人!不要自以为是!疫情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 移的,细菌、病毒以及一切的微生物布满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它们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