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雨水降落下来了
在思想的里边和外边
使湖泊和河流丰满
若尔盖大草原
你的芬芳在雨水中流溢
熟悉的地方重新充满诱惑
更不说那些陌生的地方
都在等候
等候赐予我丰美的精神食粮
令人对各自的使命充满预感
上面一节诗句是我终于有一个机会深入若尔盖的各个角落时写下的长诗中的一段。那是一次丰沛而又难忘的情感经历。
而这次诗歌之旅却成了这本书的缘起。四年之后的春天,我坐在窗前,写这段文字。看见阳光渐渐照亮了大地。我就又想起我怎样在草原上一次次聆听人们用敬重的神情提到一个名字:阿古尼玛。
我还不了解这个人做了什么。但却第一次发现在所有人口中,说到这个名字都加上了敬词。发现一个敬词在所有人口中都有一样深醇的味道。我开始注意搜集他的事迹。直到我相信这是一个伟大的人,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人,才对泽巴足州长谈了我最初的想法,并立即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州长说,不论是作为一个政府州长,还是一个既爱国、又有民族自尊心的藏族人,都有理由为解放以来民族教育的发展感到欢喜,也为它的前景感到忧虑。
他谈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体制方面的问题。“升学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严重束缚基础教育的发展。中小学毕业生中能升入大中专的仅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学生回到农村,却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接受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从而造成大量浪费并导致农牧民对文化科学技术缺乏认识。
其次,农牧民子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再次,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还未普遍开展,形成系统,缺乏统筹、协调的整体教育功能。
这是在我们教育体制上存在的需要改革而叫人难以下手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一种表象繁荣的下面。我们对教育成就的估价方式统统不是以这些可以考察实际成果的角度入手进行的。我们更多对统计学意义上的东西感兴趣并寻求安慰。许多庞大的数字能对今天进行证明,但不能对历史证明。
体制的问题,避重就轻的思维定式都会把我们导向一个可陷的文化误区,这就是文化的贫困。
所以,我们才有必要重温一个故去者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人物,鲁迅和郭沫若,都是从学医而转向警醒时代,从灵魂上拯救中国人而建立文化功勋的。
他们就是《圣经》中那种先知式的人物。
尼玛也是这样的人。是我们藏民族的先知,一个真正的觉者。
他没有完全放弃他的医学,但在教育上的功绩却渐渐叫我们忽略他作为卓有贡献的藏兽医学创立者这样一个事实。
在这个阶段,他于20世纪70年代末整理出古典藏医著作《医方四续》,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他在兽医实践中,与人合著《藏兽医验方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主持编辑了《藏族民间常用兽医药物》《藏兽医药物理论及研究》《藏族民间常见畜病诊治》等共五种著作在民族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国家级的农业出版社又先后出版了他的《中草药治疗牲畜疫病的几个验方》《藏兽医经验选》两本专著。
并于197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又相继出任省中兽医特约研究员,省畜牧学会理事等职务。
就是在这个时候,经过近二十年不懈努力,红星及若尔盖全县畜病防治已建立起了一个稳固的体系,牧业生产稳步发展。他的目光又转向了一个崭新的、利益众生的领域。
这是一个人人都知道重要,但又未必真正予以重视的问题。
或者说,这是个人人都觉得应该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
1.藏文中学的创立
1981年7月10日,阿坝州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州教育局《关于建立阿坝州藏文中学》的报告。
这所学校一经建立就有着自己的鲜明特征。与一般的普通中学形成了明显的差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该校的教学主要语言是藏语文,而不是仅仅把学习藏语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课程设置。汉语文的学习成为一种辅助课程。该校的特色还在于除了以普通教育中那种文化知识教育为主的同时,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