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青年作家阿来同志写的《草原上的太阳》,自出版二十年后的今天得以再版,这是阿坝州若尔盖藏文中学为满足广大读者愿望,继续广泛宣传学习本书主人翁,即已故著名民族教育家、著名藏医、藏畜牧兽医专家、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阿坝州若尔盖藏文中学创始人、老校长——若尔盖·尼玛的办学精神和光辉业绩需要,而办的一件好事。我曾在阿坝州工作多年,十分关心和支持尼玛先生在若尔盖牧区的办学事业。欣慰之际,应藏文中学校长尼玛俄热之邀,为该书再版作序。我写这篇感想,算是一个交代。在此,也向广大读者表示问候并共勉。
(一)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的著作主要有三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青根据先生《自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是一本以一个藏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共同点是,完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而作者各自的独到见地,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揭示尼玛先生生平事迹的全面性、丰富性和深刻性方面达到了一定深度,为研究尼玛先生的思想和业绩提供了有益启示。
本书作者阿来同志,把写作英雄模范、杰出人物,视为学先生、受教育的难得机会。他深入实际、广泛采访、辨析考证、挖掘精神,对本书主人翁尼玛先生,崇敬至极,满怀激情地写出了一个真实、可信、鲜活、感人的尼玛先生。他深入揭示尼玛先生一心为了办学,艰苦奋斗、独辟蹊径、开拓进取的精神,尤其是反映他无论在顺境或是逆境中,都能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奋力拼搏,推进办学事业发展。所以,对学习和宣传尼玛同志,继承和推进他所开创的事业的同志来说,值得一读。
(二)
三十多年期间,尼玛先生先后创办了红星乡兽防站、红星公社“五七”学校、若尔盖县“五七”学校、阿坝州若尔盖藏文中学、若尔盖县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若尔盖县藏兽医学会和阿坝州农牧校藏兽医班。他建立了以红星乡兽防站、若尔盖县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和阿坝州若尔盖藏文中学“三位一体”的“尼玛办学模式”教育体系,为川、甘、青、藏、滇、内蒙、新疆等七个省(区)的十六个市(州),五十个县培养了10000余名既懂技术,又有文化的优秀人才。尼玛先生的精神品格和光辉业绩,多次获得党和国家很高的荣誉,获得了各级领导、大德和学者们的赞誉,还有人民群众广泛的口碑。我同尼玛先生是肝胆相照、志同道合的至交,深有相见恨晚之感。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有二十三年了,然而我对他的精神境界、优秀品质、光辉业绩之价值的认识却在不断深化。越发觉得,先生具有合乎时代的品格和精神。这是一种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实践创新,符合中央提出的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县、强州、强省、强国的精神。我在同尼玛先生多年接触和了解中,深刻悟到,他对国家、民族和人民无限忠诚,理想执着,信念坚定,具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
尼玛先生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品质和品格,是与他一生的传奇经历和学识修养分不开的。先生从少年时代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又具有人间丰富阅历并经受身心砺炼。这样的人生经历和砺炼,为他洞察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奠定了较强的辨别能力和意志基础。在青年时代,他饱学藏族大小“十明”学科中的精华,实现了从朴素信仰向理性信仰的转变。他早在“文革”之前就开始认真学习革命理论,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确立了更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掌握了多门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知识。这使得他在新社会、新时期、新文化环境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与社会主义新文化接触早、起点高、吸收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解较深。由于他具备了这些主观优势,引导他走上依靠科教振兴民族、服务人民之路,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处于逆境他忍辱负重,不颓不馁;一遇顺境则善于开拓、奋力拼搏,这样一种气魄和优秀品质,成为践行社会主义高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所以我们学习尼玛先生首先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像他那样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