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雨中那唯一的涓滴 > 默认卷(ZC) 32

默认卷(ZC) 32

夜空中的星星从不断绝,

但却不是原来的星星了。

在天空中闪耀着的星星,

有的消失有的诞生,

从未尝试过长久停留。

这不是诗人在感叹世事无常,而是当今一位天文学家的感慨。人类最先通过望远镜把目光投向星空时,是想明了地球在太空中所处的位置。但是,很快,人们便在星空中发现了更多的秘密。这些秘密促使人们开始考虑宇宙本身的历史与由来。在这个转折期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是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他是最早观测并确认银河系外还有天体存在的天文学家之一,也是最早提供了宇宙膨胀实测证据的第一人。在已经过去的伟大的20世纪,哈勃们还用满布天幕的星光,建立起了我们对于时间,特别是过去时间的直接观念。为了纪念哈勃,20世纪末一项最具野心的天文计划,便冠上了哈勃的名字。1990年4月2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拉维拉尔角,发现号航天飞机静静地竖立在发射架上。装载着最新型的观测宇宙的眼睛——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即将升空。

这个时刻,距当初预计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升空的时间已过去了九年。如果算上哈勃太空望远镜本身的设计与制造,这个过程则长达十五年。在人类的认识水平一日千里的时代,十五年已经是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

美国国会早在1977年就通过了有关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财务预算。科学家们预计,哈勃将于1981年升入太空,在不受大气干扰的情形下去发现隐藏在浩瀚宇宙中众多的秘密。乐观的设计者们大大低估了建造这架望远镜所需要的时间,仅是用手工研磨巨大的主镜片便用去了整整五年。

于是,望远镜的升空时间推延至1983年,后来又因为电脑程序错误延迟至1985年。

人们已经习惯了把延迟发射的消息与哈勃望远镜联系在一起。果然,到了预计的发射期,升空日期再次推迟至1986年。1986年8月,因为临时追加的一些必要测试,发射日期又推迟到10月。人们再也想不出什么理由使哈勃的升空再行延迟了。

就在这个时候,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爆炸事故,使美国所有的太空计划都搁置下来,这一停顿便是两年半时间。随着所有航天计划的修改,哈勃望远镜发射升空的日子再一次修改为1989年6月,这个日子到来的时候,人们并没有看到航天飞机竖立在发射架上。人们被告知,发射时间又一次修改。这次,哈勃进入太空的时间定在了1990年2月。最后,在1990年4月10日,装载着哈勃望远镜的航天飞机再次竖立在发射架上。但在发射前五分钟,发现油压系统的辅助装置有运转不良的现象,发射前最后一分钟,升空计划被中止。两千余名屏息等待的科学家的希望再次变成了深深的失望。

哈勃还未升空,便成了一部典型的科学教程,一次失败接着一次失败。每一次失败之后,人们能够告诉自己的就是,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点。在人类的文明构成中,除了科学,似乎没有别的事业能够经历如此众多的失败。

1990年4月24日,花费了科学家们九年精力以及7亿美元的巨资,装载着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发现号航天飞机顺利地升入了太空。

大气层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灵,同时,又遮蔽着人类投向宇宙的目光。科学家们把一台大口径的天文望远镜送入太空,就是为了突破大气层对光线的屏蔽,观测到更遥远的天体,探索宇宙早期的模样,进而判定出宇宙的年龄。但是,发射期一共延迟了九年之久的哈勃真的能够完成这样的使命吗?

也许,任何一个将会使人类认识水平得到革命性提升的科学突破,都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在哈勃的故事里,这个代价不只是通过国会批准而耗费大量的纳税人的美元,更大的考验还在于,科学家们的信念是否足够坚定,公众和政治家们对这一项目是否具有足够的理解和耐心。

升空一个月后,哈勃在地面遥控下开始工作。一个意想不到的悲剧性的结果呈现在人们面前:哈勃拍摄的天体照片都模糊不清,其解析度只能达到设计指数的二十分之一。哈勃望远镜设计者之一威廉·鲍姆说:“我们事先针对哈勃所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模拟演习,万万没有想到球面像差问题的产生,因为这个问题太基本了,连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这种事情。”

球面像差,是指反射到主镜面上的光线无法聚焦的现象。这是早在伽利略和牛顿的时代就已经被认识并找到了克服方法的问题。哈勃太空望远镜主镜片的直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