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的建筑风格,跟大门保持一致,也是黑瓦屋顶、朱红柱子、砖砌台基。^墈,书^君- ,庚?鑫*醉-全^一般人家也是用白涂料来抹正堂的内外墙,不过我们这位宰相啊,为了炫耀有钱,弄了一堆香料和红粉涂料,居然把正堂的外墙抹成了大红色。据说刚建成的时候,一靠近正堂,人们就觉得异香扑鼻。那位客人,您是过敏体质?别担心,别担心,这么长时间下来,现在连红墙都褪色褪得差不多了,更闻不到什么味道了。唉,装修污染真是害人哪。
我们上正堂的台阶吧,那位腿脚不太利索的团友小心点儿,别人扶一把,或者扶这旁边的栏杆也行。大家再注意一下这些栏杆,一般人家的台基上,有些木头做的栏杆已经算不错的了,宰相家这栏杆可是上好的石头雕砌成的哟,跟皇宫里的差不多。老实说这也蛮犯忌讳的,怪不得他后来那个下场呀。
推门,我进屋啦,大家跟紧了,最后面的那位团友您不用关门—唉,说晚了。
门一关,室内光线明显暗下来了。虽然门两边有两扇朝南的不小的直棂窗,其他三面墙上也在高处有开窗,窗户上糊的白纸现在还破损了不少,漏光更多,但是正堂太大、太深了嘛。*齐,盛^晓?说′王* -首?发-南边靠近门窗的地方还有点儿亮光,北边屋内深处,几乎啥都看不清了。
为了解决这个采光问题,有的主人家干脆就不建正堂的南墙,而用几根柱子与北、东、西三面墙一起支撑屋顶,做成个半露天的戏台模样。还有更不怕冻的,四面墙都不建,纯用柱子撑起屋顶,把正堂盖成一个大亭子。反正有钱人家不在正堂里睡觉,嫌冷的话不去就行了。
宰相已经因为被抄家搬走了,现在正堂里没有什么家具,空空荡荡的。不过就算有家具,各位也不用指望走进来能看见八仙桌、太师椅,嘿嘿。
那么当初这里是怎么摆设的呢?我来比画一下,堂上正中靠北的这里,原来摆放着一架很大的屏风,据说是金银珠宝镶嵌的紫檀装框,锦面上是名家绘制的山水人物画,总之很贵重就是了。
屏风前面放着一张大床,可不是让您睡觉的床,主要是用来坐人的,有点儿像后世的罗汉床。~幻.想/姬+ ?勉_废`岳+黩`床面上铺着厚软的茵褥,床上床下都可以放几案,用来搁东西。床上还有凭几,放在坐者身前让人往前倚靠的。
大床前,两边各放着一排小型坐床,也各配茵褥几案。此外,角落里立着各种香炉、暖炉、灯烛等,整个房间用帐幄、帘幕分隔和装饰。
哦,我还忘了说地面。北方城市很少用木地板,大家看我们脚下,是用雕纹花砖铺砌的室内地面,另一种高级做法是用水磨石平铺,光亮如镜,也更容易清洁。不过达官贵人们还不以此为满足,像我们那位宰相,当年居住的时候,常年在地面上再铺一层厚厚的宣城红地毯,也就是白居易斥责过的“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58]。
当宰相在正堂举办最隆重盛大的宴会时,舞女们就在红地衣上翩翩起舞。如果来表演的舞乐队规模太大,室内施展不开,那么他们就在堂外的空地上举行演出,而宰相和客人们则坐在堂口观看。
前来谒见宰相的各色人等,如果不是很熟的人,在“阍室”通报以后,就算被请进来,一般也要先在门楼耳房或者侧厅厢房等地候着。什么时候宰相有空儿了,再被叫上正堂,见面行礼说事儿。总之,包含正堂在内的外宅,都是家里男主人会见客人、讨论公事、进行社交活动的地方,女眷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往这里乱跑的。
外宅就参观到这里吧,大家跟我走,下面我们到内宅去看看。
外宅和内宅之间,要被墙和门分隔开。中间这道门后世俗称“二门”,通常也有人看守,外人不得乱入,内宅婢女也不准乱出。
进了二门,大家看,前面又是一座孤零零的堂,不过要比外宅的正堂规模小一些。这是由女主人主管的内堂,也叫寝堂。
如果是普通人家,这里就算是男女主人的卧室了。不过宰相家嘛,房子多,他家夫人只在这里接见她自己的客人,主持家务,进行一些社交活动。
内堂和其他所有主人经常使用的房子的建筑风格,跟大门、正堂是一致的,只是规模小一些,有些细节部分不那么奢侈华贵。值得注意的是……大家抬头,往上看。
外宅正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