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今时天子即非天子邪?往前天子儿是天子儿,今天子儿即非天子儿邪?我见隋家诸王,一品以下皆不免其踬顿[13],我自不许儿子纵横,卿等何为蔑我儿邪?我若教之,岂不能折辱卿等?”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抱怨大臣们不够尊敬他这个天子,以及他的儿子们(当然后果是被魏徵一顿板砖抽回去,蹲墙角反省)。虽然内容其实是跟皇家礼制很有关系的,但因为开篇点明了“口语”,即“不论君臣礼节的大实话、心里话”,他就通篇都用“我”,而不是“朕”。
所以一般人在一般场合,对着下属、子侄说话,无论男女,自称为“我”“吾”就可以了。对儿女可以自称为“阿耶”“阿娘”,祖父母对孙辈可以自称“阿翁”“阿婆”(孙辈也这么叫祖父母)。
综上所述,您穿越到唐朝之后,容易用错,最好避免出口的称呼语有:皇上、父皇、母后、儿臣、大人,爷(老爷、少爷)。小姐、奴才,建议使用:奴(自称)、郎君、娘子。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
哑巴亏不能吃,教您几句唐代骂人话——俚语
介绍完日常称呼,再讲一些穿越回唐朝时大概可能会用到的骂人脏话吧。为什么?万一您在长安大街上被官二代们欺负了,打是打不过五大三粗的唐人,骂还不会骂,白费口水喊半天“草泥马”“son of a bitch”,人家根本听不懂,施施然策马而去,那多没成就感啊……
好,咱先穿回去听听唐朝人的骂架。不过我先提醒您,作为一个习惯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生活的人,您去听唐朝人骂街,可能听一会儿就烦了,感觉就像韦公小宝听俄语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