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帝王师:张居正 > 第130章完结

第130章完结

曾省吾走在去往张居正府的路上,想起当时张居正坚毅的神态,无论如何都不明白,张阁老怎么会突然要辞职。·优,品,小`说?徃· +哽·新_醉/全¨

张居正府上有些热闹,张四维、申时行、王国光、张学颜、方逢时都在。曾省吾不必问什么,因为该问的问题都被这些人问完了。

张居正对每个人的问题都回答得坦诚之至。他回答张四维说:“九年大权在握,天道忌盈,理应退休,以彰显臣子的节操。而且我不能久占此位,让后来人无所施展。”

张四维觊觎首辅宝座已不是一天两天,但张居正从未明示过这个位置必是他张四维的。正因此,张四维听到张居正的这句话,心情不是欢喜,而是恐惧。一个心理龌龊的人,往往会把别人也看得不真诚。所以当张居正话音一落,张四维马上流下眼泪说:“没有您主持大局,我们都成木偶,还怎敢说有所施展啊?”

张居正并未和他缠绵下去,对其他人说:“国家步入正轨,我现在可以说对得住先皇托付。^7^6′k·a.n·s^h_u_.¢c_o?m¢你们看我气色大不如前,这都是病闹的。你们也不想看我死在工作岗位上吧。”众人不约而同地去看张居正的脸色,的确如菜色。

张居正不再说话,众人相继散了,只有方逢时留了下来。

“李成梁和戚继光知道否?”方逢时问。

张居正摇头:“本想皇上恩准我回老家,再告诉他们。”

方逢时考虑了一下,觉得下面的话该说:“我在边关待过,知道边关将帅的心理。李成梁和戚继光能有今日的成就,全靠您在朝廷支持。您这一走,恐怕……”

张居正眼神迷离起来,许久才说道:“皇上应该会信任他们,支持他们。方大人太高看老夫了,老夫也只是按皇上的意思办事,全力支持他们。方大人的话,老朽真是愧不敢当。”

方逢时还想再说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于是离开了。~g,g.d!b`o`o`k\.¢n*e_t^

张居正望着方逢时的背影,嘴上念叨着几个人的名字:夏言、严嵩、徐阶、高拱。这都是一世之才,帝国首辅。夏言被杀、严嵩儿子被杀、徐阶险些被高拱搞死,至于高拱,还算最幸运的,虽惨淡离场却未付出身家性命的代价。居高位者非死即伤已成牢不可破的传统,他张居正如果继续在高位,能避开这一传统吗?

夕阳西下,人间一片血红。

张居正的提神药

张居正迟迟不上班,朱翊钧和李太后嘀咕上了。嘀咕的结果是,李太后要朱翊钧下旨,圣旨的口吻一定要严肃,就如同是誓词,如同是上天的意思。

朱翊钧说:“国家虽步入轨道,但有些细节仍未完美,特别是边事。张先生受先帝委托,怎可轻言离开!等朕三十岁时,您辞职一事才有的商量。先生今后绝不许兴此念头!”

这道圣旨一定是朱翊钧心不甘情不愿写下的,他离三十岁还有十几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他还要做傀儡皇帝十几年。但他对李太后无可奈何,多年来,李太后不仅是他的母亲,还是他的监护人,更是他的主人。

李太后强力挽留张居正,自有她的原因。在母亲眼中,儿子永远都是孩子,她武断地认定,朱翊钧此时根本无法担当大任。这是经验之谈,九年来,张居正一直在做事,做得很好;朱翊钧一直没在做事,所以肯定做不好。所以,她必须要让张居正留下。

张居正只能留下,他不是那种说不干就撂挑子走的人,他有责任感。在他重新回到内阁后,有人欢喜有人忧。张居正也一直找不到工作状态,直到下面这两件事的到来。

第一件事是1580年闰四月两广总督刘尧诲送来的报捷信。刘尧诲是凌云翼之后最有名气的两广总督,他上任不久,就碰到广西八寨壮族人叛乱。八寨在广西桂林、平乐两府,本是壮人群居的场所,多年前,王阳明曾到这里剿匪,凭借知行合一的威力而事半功倍。凌云翼在时,八寨就涌动着叛乱的暗流,这股暗流终于在1579年冲出地面,飞上天空。刘尧诲向张居正请教,张居正的观点和从前一样:务必诛杀殆尽!

刘尧诲举起屠刀,八寨血流成河。张居正看到捷报书,心情振奋,私人答复刘尧诲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