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93章 夏月产后谜症奇解

第93章 夏月产后谜症奇解

提下陷之大气。"

五、药到病除的复诊奇变

三日后,李太太复诊时判若两人。她卸去薄外套,面色红润,已无寒热之苦。"喝第一剂就不怎么渴了,晚上能吃碗粥了。"她笑着说,"就是右胁还有点隐隐作疼。"

岐大夫诊脉见左脉渐起,右脉紧象已缓,遂换方理郁升陷汤:"生黄芪18g,知母9g,当归身9g,桂枝尖4.5g,柴胡4.5g,乳香9g,没药9g。"解释道:"《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你胁下疼乃大气下陷,气血运行不畅,兼余邪未净。方中加当归养血活血,桂枝通阳化气,乳香、没药行气止痛,此乃'通因通用'之法,亦合《内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旨。"

又过两日,李太太携满月的婴儿来致谢,身后跟着乐呵呵的婆婆。"岐大夫神了!"婆婆抱着孙子直念叨,"喝了两剂胁下就不疼了,现在能吃能睡,您说这坐月子到底能不能开空调啊?"

岐大夫笑着摆摆手:"《温热论》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暑月坐月子,当顺应天时,需防中暑亦要避风寒。室温宜26c左右,不可直吹冷风,汗出时及时更衣,此乃'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养生之道啊。"

六、医理哲思的治未病言

望着窗外摇曳的翠竹,岐大夫捻须长叹:"今之产后诸疾,多因不明'虚瘀'之辨。世人皆知'产后宜温',却不知温中有清,补中有通。如本案患者,若早用'玉屏风散'固表止汗,何致汗出当风?若初诊时能辨明'脉沉细而虚'为气陷之征,又岂会误用辛热?《黄帝内经》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望闻问切之间,须洞见阴阳消长、气血盈亏,方不负医者'大医精诚'之训啊。"

李太太轻轻颔首,怀中婴儿正酣睡如初生荷叶上的露珠。暑气渐消的诊室里,岐大夫铺开新的医案簿,墨香与窗外的茉莉香交织,写下一行小字:"夏月产后病,当察暑湿伤气,尤忌闭门塞牖、厚衣焐热,致成'阳微阴弦'之变局......"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