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深沉的皇宫,御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
大周皇帝李深,一个年逾西十却依旧精力旺盛,此刻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章之中,眉头紧锁。
他的贴身大太监刘宣,迈着小碎步,脸上带着一丝慌张,急匆匆地从殿外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份用火漆封口的急报。
“陛下,北疆千百里加急!”刘宣的声音都带着颤音。
李深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沉声道:“呈上来。”
刘宣连忙将战报递上。
李深拆开火漆,抽出里面的军报,一目十行地扫过,原本还算平静的脸色骤然大变,惊怒交加,猛地一拍龙案:“岂有此理!”
奏章散落一地,墨汁泼洒。
“大蛮帝国……竟敢突然入侵我北疆!边军战败,十多万大周子民……被那些该死的蛮子掠走了!”李深气得浑身发抖,“废物!一群废物!北疆边军都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被一群茹毛饮血的蛮人打成这样,还让朕的子民被掠走如此之多!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他胸膛剧烈起伏,破口大骂:“该死的蛮人,竟敢捋虎须,朕若不将尔等碎尸万段,誓不为人君!”
发泄一通后,李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当务之急是解决问题。
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断然下令:“刘宣,传朕旨意,着禁军统领马晓鹏即刻入宫觐见!另,命兵部连夜调集二十万禁军,备好粮草辎重,朕要给那些不知死活的大蛮帝国一个永世难忘的教训!”
“遵旨!”刘宣连忙出去传令。
不多时,一个身形略显肥胖,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的年轻人快步走进了御书房,正是禁军统领马晓鹏。
他一进来就感觉气氛不对,御书房里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皇帝陛下的脸色更是黑得能滴出水来。
“臣,禁军统领马晓鹏,参见陛下!”马晓鹏单膝跪地。
“平身。”李深声音冰冷,“马晓鹏,朕命你即刻点齐二十万禁军,即日开赴北疆,务必给大蛮帝国一个惨痛的教训!若是能将那被掠走的十多万子民救回来,朕重重有赏!若是不能……”
李深话未说完,但那冰冷的眼神己经说明了一切。
马晓鹏闻言,那张胖乎乎的脸顿时垮了下来,一脸的苦逼相:“陛……陛下,这……臣才二十多岁啊,毛都没长齐呢,连鸡都没杀过几只,更别说真刀真枪地指挥前线作战了。您一下子让臣带领二十多万大军,去跟那些凶悍的蛮子硬碰硬,臣……臣怕有负圣恩,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啊!”
他这话说得倒也是实情,他能当上禁军统领,主要是李深在为难之时,他依旧死命相随,深得皇帝信任,但论行军打仗,他确实是个小白。
李深看着他这副怂样,微微皱眉道:“马爱卿不必过分担忧,你的能力朕是清楚的。朕会另外指派几位经验老到的宿将作为你的副手,协助你处理军务,你只需居中调度,关键时刻听取他们的意见即可。”
马晓鹏闻言,心中稍安,但依旧是七上八下的。
他知道,陛下这是明着给他送功劳来了,但“听取老将军意见”这句话,也是在告诫他,到了前线不要因为自己是主帅就刚愎自用,要多听取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将的建议,别瞎指挥。
“臣……臣明白陛下的苦心!”马晓鹏连忙磕头谢恩,“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重托!”
他心中自然对李深的信任和提拔感激涕零,暗暗发誓一定要为陛下分忧解难,将功劳稳稳拿到手。
但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那点三脚猫的功夫和纸上谈兵的本事,真要上了战场,恐怕连怎么安营扎寨都得抓瞎。
这次出征,他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慌得一批。
“嗯,去吧,兵贵神速,明日一早务必出发。”李深挥了挥手。
马晓鹏领旨退下,离开了御书房,一颗心依旧怦怦首跳。
他身为禁军统领,今夜本就轮到他在皇宫当值,倒也不用急着回家。
他在宫中自己的值房里枯坐,越想越觉得这事儿悬乎。
二十万大军啊,那可是大周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了,要是折在自己手里,他万死难辞其咎。
“不行,我得想个办法!”马晓鹏抓耳挠腮,突然灵光一闪,“对啊!我怎么把他给忘了!有国师在,区区蛮子算个屁啊!”
他决定,天一亮就去国师府,向那位神通广大的国师秦墨求助!
秦国师可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他在诏狱里一起“同过窗”的铁哥们!
于是,马晓鹏硬生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