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季知夏早早起床,熬了一锅浓稠的小米粥,又炒了一盘青菜。+微^趣+小~说- ?最`新-章+节*更/新*快*
孩子们还在睡梦中,她轻手轻脚地将早饭温在锅里。
"咚咚咚"院门被敲响时,朝阳才刚刚爬上屋檐。
“张大哥来得真早。”季知夏打开门,看见张木匠扛着工具,身后还跟着个背着石灰桶的少年。
张木匠抹了把汗:“这是我家小子,叫来帮忙打下手。”
少年腼腆地行了个礼。
三人正说着话,忽听院外传来张氏爽朗的笑声:“季娘子,衣服做好了,你看看可还合身?”
季知夏忙迎出去,只见张氏臂弯里搭着套崭新的衣裳,针脚细密整齐。
她刚要道谢,却见张氏突然压低声音:“听说昨夜里正娘子来闹了?”
季知夏闻言一愣,随即摇头笑道:“哪有的事,昨晚里正娘子只是来取她家的箩筐,我耽搁了没及时还,说话嗓门大了些,倒也不是存心来闹的。”
张氏将信将疑把衣服塞进她手里:“季娘子,你没个男人,性子别软,小心让人欺负了去。”
两人正聊着,远处传来铜锣声,嘱咐大丫照看弟妹后季知夏和张氏出去查看发生了什么事。
打谷场上己经聚了不少人。里正站在石碾上高声宣布:“县里征调农户修半个月河堤,每家出一个劳力!”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l!u′o·q!i-u/y!d!.*c^o+m+
季知夏挤到前排:“里正叔,我家就我一个大人...”
“那就你去呗!”里正娘子突然插话,“反正你能背动土。”
几个妇人跟着哄笑起来。
季知夏脸色一白,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衣角。
王铁柱见状,立刻上前一步,声音洪亮:“里正娘子这话说的,季娘子一个妇道人家,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哪能去修河堤?按规矩,孤儿寡母是可以免役的!”
里正捋了捋胡子,皱眉道:“话是这么说,但是免除的只是兵役,徭役还得照常出。”
季知夏心头猛地一跳,手指攥得更紧了。她强自镇定道:“里正叔,还有其他法子么?”
张氏不知何时也挤到了前排,扯着嗓门道,“季家男人走得早,留下孤儿寡母的,咱们乡里乡亲的,不帮衬着也就罢了,还要逼人家去干男人的活计?”
里正娘子见势头不对,撇了撇嘴:“那她家的份例谁来做?总不能白占着村里的地,不出一份力吧?”
人群里顿时议论纷纷,几个年长的老者也点头附和。
里正沉吟片刻,敲了敲烟袋锅子:“按老规矩,可以出三百文'践更'钱,雇人代役。”
季知夏闻言松了口气,连忙从怀里荷包拿出半两白银。^x¢7.0!0+t¢x?t′.,c-o`m′
阳光下,那白银在她掌心泛着微光。
她没注意到人群中有几道贪婪的目光,正死死盯着她的钱袋。
“多谢里正叔。”季知夏恭敬地递上银子,“这是半两,请您过目。”
里正娘子一把抓过银子,阴阳怪气道:“哟,季娘子倒是阔绰啊。”
里正眉头一皱,伸手拦住自家娘子:“胡闹!”
他转头对季知夏和蔼地说:“季丫头,这钱你拿回去。按规矩,三百文就够了,用不着这许多。”
里正娘子不情不愿地把银子塞回季知夏手中,嘴里嘟囔着:“装什么大方...”
季知夏感激地朝里正行了一礼:“多谢里正叔体恤。我这就换三百文来。”
她刚要走,忽听里正又补充道:“对了,明日辰时在村口集合,代役的人要随我去县衙登记,你记得把代役的钱一并带来。”
季知夏点头应下刚转身,就听见背后传来窃窃私语。
“啧啧,一个寡妇家哪来这么多钱?莫不是...”
“嘘,别乱说!她男人五两的抚恤金呢”
“我看前几日还见她去城里卖草药呢。”
季知夏攥着空了大半的钱袋,脚步匆匆地往家赶。
张氏跟在她身旁,嘴里还在愤愤不平地骂着里正娘子刻薄。
“季娘子,你别往心里去,那婆娘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张氏拍了拍她的手,“你一个妇道人家拉扯三个孩子,谁不知道你辛苦?偏她要嚼舌根!”
季知夏勉强笑了笑:“多谢张嫂子替我说话,只是……”她顿了顿,低声道,“我怕村里人真以为我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