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下江南的钦差大臣的人选,各位爱卿可有举荐?”君昭临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问道。¥!零?.?点:看÷$×书( a更^新?<最t/?全ˉ¢
摄政王君临霄对身旁的张大人使了个眼神,张大人会意,走了出来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君昭临凤目微抬:"讲。"
"江南水患日益严重,臣以为当速派钦差大臣前往赈灾。"张大人声音洪亮,"臣举荐丞相赵宥担此重任!"
堂上一片哗然。赵宥本人站在文官首位,闻言眉头微蹙,却不动声色。
君昭临指尖轻敲龙椅扶手:"哦?张爱卿为何独荐赵相?"
张大人早有准备,侃侃而谈:"其一,赵相出身江南赵氏,乃当地士族领袖,熟悉民情;其二,先帝朝时江南水患,正是赵相主持治理,成效显著;其三,赵相素有清正廉明之名,由他赈灾,百姓必定心悦诚服。"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者,摄政王殿下体恤陛下,不忍陛下亲涉险地……"
君昭临目光扫向站在武官首列的摄政王:"皇叔也是如此想?"
摄政王君临霄出列,一袭绛紫亲王服衬得他面如冠玉:"回陛下,臣确有此意。赵相老成持重,是最佳人选。¢看\书·君^ ?首+发^"
君昭临唇角微扬,眼中却无笑意:"赵相自己觉得呢?"
赵宥缓步出列。他己年过西旬,鬓角有点斑白,但腰背挺首如松,一袭紫色丞相服穿得一丝不苟:"老臣...愿为陛下分忧。"
君昭临看着眼下这场大戏,不由地笑出声来,“有意思,真是有意思,这么有趣的游戏,朕若错过,岂不可惜?”
满朝鸦雀无声,只听见女帝手指敲击龙椅的声响。咚、咚、咚,像丧钟般敲在每个人心上。
大臣们:陛下又发疯了?好恐怖
"传旨。"君昭临突然站起,"朕要亲下江南。"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炸开了锅。礼部尚书第一个出列反对:"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江南瘟疫横行..."
"正因如此,朕更要去!"君昭临厉声打断,"朕倒要看看,朕到底昏聩到何种地步,才让各位大臣欺上瞒下,视人命如草芥!"
刑部尚书沈砚舟上前一步:"陛下,江南官场盘根错节,恐有危险。不如由臣等……"
君昭临抬手制止了沈砚舟的话,“无妨,江南是丞相的族乡,丞相想必也好久没有回去了,这次便和朕一起吧。”
赵宥面色微动,“微臣遵旨!”
晏颂安站在前排,他忽然出列:"臣请随驾南巡。\s.h′u?q·u?n′d_n¢s..^c,o·m-"
君昭临目光转向他,两人视线在空中交汇。片刻后,君昭临微微颔首:"准。"
随后,君昭临把视线转向一旁的刘墉,红唇轻启,“刘大人,你暂且去诏狱坐坐吧,等朕回来再好好和刘大人谈谈心。”
“沈砚舟,把刘大人看紧了,要是死了伤了逃了,朕唯你是问。”
“是,陛下,臣自当竭尽全力看守。”
“户部尚书位置空缺,便由吏部侍郎孙如海暂代,具体人选等朕江南回来后再议。”
“臣孙如海谢主隆恩!”
“退朝吧。”君昭临一甩袖袍,转身离去。
当夜,太庙。
君昭临独自跪在列祖列宗牌位前,己有一个时辰。她换了一身素白祭服,长发披散,卸去了所有帝王装饰,唯有腰间那柄软剑依旧贴身而藏。月光从高窗洒落,为她镀上一层银边。
"列祖列宗在上,"她轻声低语,声音在空旷的太庙内回荡,"我虽非真正的君昭临,但占了其身,便承其责,以往想要装疯卖傻逃避现实,今日得见百姓,才知道何为君,为君者,当以护佑百姓为先,今日起,我便是真正的大周皇帝君昭临。"
“你们若是同意,我便代替君昭临活下去,你们若是不同意,罢了,由不得你们不同意。”君昭临说完后,牌位前的烛火跳了好几下,好像是被气的不行。
列祖列宗:真是岂有此理!!!
君昭临取出那份染血的密折,平铺在祖宗牌位前:"此案不查,我无颜面对天下苍生。若有罪愆,我一人承担。如今,我亲下江南,你们若是闲来无事,就多保佑保佑我,若是我出事了,说不准这大周就改朝换代了,到时候换个外姓人,你们也得被扫地出门。"
列祖列宗:(╬◣д◢)!
月光忽然被乌云遮蔽,太庙内一片漆黑。女帝却纹丝不动,只是握紧了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