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我来现代当明星 > 第23章 刺客武器现庆朝铭文

第23章 刺客武器现庆朝铭文

医务室的白炽灯管嗡嗡作响,惨白的光泼在冰冷器械上,映照出金属的锐利寒光。+j.i_n?w-a!n`c~h/i+j/i?.^c?o!m!苏明远却固执地将一盏老式台灯扭亮,暖黄光束如一道微缩的夕阳,恰好圈住他手中那把短刃。他管这灯叫“琉璃灯”,灯罩边缘积着薄灰,光线仿佛穿过数百年的时光尘埃,落在此刻的刀身上。

冰凉的金属触感渗入指尖,是那种熟悉的、属于另一个时代的寒意。他指腹缓缓拂过刀脊内侧,那里绝非凡品。细微的凸起感引着他的手指,在冰冷的金属上勾勒着隐秘的纹路。他屏息凝神,从抽屉深处摸出一小方松烟墨锭,又寻来一块几乎要干透的旧砚台,滴入几滴清水,耐心研磨。墨香逸散开来,带着陈旧纸张与时光的味道,在这满是消毒水气息的空间里格外突兀。他裁下一角薄如蝉翼的生宣,轻轻覆盖在那片刀脊内侧。宣纸接触金属的微响,轻得如同一声叹息。他用指腹蘸取墨汁,隔着宣纸,极其均匀而小心地按压。一点,一点,动作沉稳得如同进行某种庄严的献祭。墨色在宣纸上渐渐洇开,清晰浮现出被岁月深藏的图案:鱼形纹饰灵动宛转,细密缠绕,仿佛在水中悠游。而纹饰盘绕的中心,四个古拙小字“往生司制”,如同四枚冰冷的印章,狠狠砸在他的心口上。

往生司!

这三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猛地一缩。前世血雨腥风的记忆碎片瞬间汹涌而至——宫闱深处飘散的毒香,暗巷转角猝然亮起的刀光,同僚倒下时喉间喷出的温热液体……还有那柄刺穿自己胸膛、同样刻着鱼纹和“往生司制”的利刃!冰冷、决绝,是死亡的代名词。寒意从指尖窜上脊背,直冲头顶,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擂动,一下,又一下,撞得耳膜嗡嗡作响。他几乎能嗅到那早已消逝的庆朝京都雨夜里,青石板路上弥漫的潮湿与血腥交织的气息。这把刀,跨越了时间的鸿沟,竟再次出现在他面前,如同一个来自幽冥的狞笑。

“苏老师,有新发现?”年轻刑警小王的声音打破了死寂。他和法医老赵一起走了进来,带着一身室外的寒气。

苏明远闭了闭眼,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将拓印好的宣纸小心放在一旁。他拿起短刃,刀身在琉璃灯下流转着幽暗的光泽。他用指尖轻轻拂过刃口边缘,那里呈现着极其细密、如蛛网般蔓延开来的奇异纹路。“王警官,赵法医,请看此处。”

他将刀刃微微倾斜,让灯光清晰地照亮刃口:“此乃冰裂纹。¨卡¨卡/小+说-徃· ′追_最?鑫`彰.节*非是锻造时生成的瑕疵,而是百炼精钢在淬火入炉的关键时刻,以活羊鲜血为引,激变骤冷而成。”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笃定,“此等古法,凶戾霸道,早已断绝。现代任何精工淬火之术,绝难再现此纹。”

法医老赵凑近细看,又从随身的勘查箱里取出一份薄薄的报告单,眉头拧紧:“初步光谱分析结果出来了,苏老师说得对。刀身表面,尤其是靠近血槽的沟壑深处,检测到了极其微量的…朱砂残留。纯度很高。”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神锐利而凝重,“这朱砂,在古代方士炼丹术里,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引子。”报告单上冷冰冰的数据,此刻成了无声的铁证。

小王倒吸一口凉气,手指忍不住摸向刀身上的鱼形刻痕,那流畅的线条似乎带着某种阴冷的邪气:“我的老天……这玩意儿,真是几百年前的东西?那它怎么……怎么现在冒出来了?还沾着人命?”他年轻的面孔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疑。

苏明远没有立刻回答。他重新拿起那张墨迹未干的宣纸拓片,又从自己带来的一个旧布包里取出一册线装书。书页早已泛黄卷边,散发着浓郁的樟脑与陈年纸张混合的气息。他翻开书页,动作轻柔得如同抚摸故人的脸庞。书页上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满了注解,字迹清峻工整,正是他前世身为状元郎时的手笔。他找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一幅描绘复杂淬火工艺的古老图示,又对照着宣纸上的鱼纹铭文,用一支细毛笔,在一旁极其专注地批注起来。笔尖在粗糙的宣纸上摩擦出沙沙的轻响,在这寂静的医务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他仿佛又回到了庆朝翰林院的藏书楼,烛火摇曳,青衫磊落,只有书页翻动和笔尖书写的簌簌声相伴。

“先生,”小王的声音带着困惑,他凑得更近,指着拓片上那繁复阴森的鱼纹,“他们……就是您说的那个‘往生司’?他们为什么……像阴魂不散似的,总盯着您不放?”他的问题直白而充满忧虑。

苏明远批注的笔尖顿住了。一滴浓墨悬在笔锋,迟迟未落。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穿透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