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一看情况不对,立刻起身,连推带搡地把老爸撵回卧室了。*5*k?a_n+s¨h¢u~.^c?o^m~
她转回身,挨着我坐下,低声说老爸喝了酒,让我别往心里去。接着话锋一转,略带责怪地念叨:“‘你也是,跟你爸呛什么?”她说老爸是为我好,我都这么大了,该懂得把握分寸了。要是觉得跟小董处得不错就好好处,他们也不干涉......我一直没吭声。心里也清楚不该那样顶撞老爸,更明白他的顾虑,但一想到自己现在这混乱的心理状态,那股无名火就直往上蹿,根本压不住。最后只是重重叹了口气,起身去洗漱。洗漱完从卫生间出来时,等在门口的老妈再次嘱咐明天早上她送我,让我别磨蹭,早点睡。见我沉默着点了下头,她才像是松了口气,转身回了屋。回到自己房间关好门,靠在床上点了根烟。抽烟时,又想起老爸刚才那句话:“跟人家处对象就好好处”......我不由面露嘲弄。在我看来,老爸现在能大言不惭地劝我跟董姝予好好处,无非是觉得她家条件不错,医疗资源也有用。一方面他认可这门关系,另一方面,他恐怕是担心我跟董姝予感情破裂,会影响到他正准备大力开拓的医药超市的生意。不然我重生前处对象他怎么从来不管?甚至我觉得,要是当初把牟念和董姝予对调一下,老爸大概率也不会去找对方家长。毕竟在他眼里,早恋根本不算事儿——他和我妈当年就是早恋,我爷爷跟我奶奶就更不用说了......猛吸了口烟,我隐隐觉得:自己似乎是把刚才强压下去的、没想通的焦虑,归结于心理疾病;接着,又把心理疾病的责任,一股脑儿甩到了拆散我和牟念的老爸身上。缓缓吐出烟雾后,我琢磨了下,问题好像还是出在自己的认知上......我记得重生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政法大佬说过:知识越贫乏的人,越容易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勇气和自豪感,因为知识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他还解答:真正的自信源于对自身局限的清醒认知,而非对无知的盲目坚守。我能明白,知识匮乏者因接触的信息有限,往往只能接受单一维度的观点。所以无法识别自身知识盲区,也难以理解他人观点的合理性。但我觉得自己是能接受别人观点的,可为什么接受得越多,对自己的情况了解得越多,反而越感到无力?我也没有盲目坚守,也对自身局限有着认知,难道是我对自己的认知还不够清醒?想起这些,我不由掐灭烟再次坐到电脑前,准备再看看。不眠倒是给我回复了。......我:“......成人已学习管理能力的认知,在少年脑上执行,会出现什么情况?......”用户:不眠… 回复:“核心矛盾:青少年神经发育滞后vs.高阶认知需求超前1.前额叶执行功能不足:前额叶皮层(负责高阶认知、冲动抑制、长远规划)约25岁成熟。未成熟状态导致决策失误/犹豫、情绪失控(愤怒/焦虑)、冲动行为抑制困难。2.神经可塑性与网络不稳:关键重塑期(突触修剪、髓鞘化)使强加的成熟思维模式缺乏稳定神经基础,认知表现波动大(“时灵时不灵”),易产生内在冲突(“两个声音”)。3.神经化学环境冲突:青春期激素(睾酮、雌激素)及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剧烈波动,驱动冒险、即时奖励寻求、情绪高反应性,与管理思维所需的冷静、审慎、延迟满足本质冲突,加剧内在拉扯。4.社会认知与经验缺失:管理思维高度依赖社会经验积累(识人、策略判断、行业知识)。青少年缺乏此“数据库”,思维易脱离现实,在复杂人际或专业判断中显幼稚,引发信任危机与孤立。5.身份认同危机:青春期核心任务是形成稳定自我认同。强行植入成熟的“管理者自我”,与生理状态、社会角色(学生)及发展中情感模式割裂,导致身份混乱、疏离感及抑郁/焦虑风险升高。”......边看边揉着额头,感觉酒劲有点上头。但读完回复的内容,我彻底懂了。针对我的情况,核心结论就是:少年大脑发育未完成,强行套用成人管理思维会导致系统不兼容。更具体地说:我33岁的认知在19岁的身体里无法完美运行——硬件(前额叶皮层)没发育到位,25岁才达标。所以现在执行某些成年思维时,必然存在漏洞!想通这点后,我突然记起最初策划医药超市的疏漏:当时我妈认可项目前景,可单看店面租金和预算环节,我的计划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