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岁的卞容大终于做了父亲。卞浩瀚小朋友满月,举家欢庆,大宴宾客,鞭炮齐鸣。酒席上,卞容大高兴得多喝了几杯,往事历历,令他泣不成声。他情不自禁地紧紧搂抱了一对活蹦乱跳的孩子——这是黄新蓓的双胞胎儿子,两个小家伙在酒筵上闹得最欢。黄新蓓是在妹妹结婚的第二年,从部队转业和成家的,婚后不久她就挺出了大肚子。她挺着大肚子照常骑着自行车上班下班,有一次还摔得鼻青睑肿。怀孕对于黄新蓓,就好像玩似的,她全然没有把它当个什么事情,眨眼间就生了一对白白胖胖的双胞胎男孩。现在小家伙们四岁多了,正是活泼淘气人见人爱的年纪。往日,卞容大看见了黄新蓓和她的儿子们,总是尽量找借口躲了开去。
在儿子长到三岁,上了幼儿园之后,卞容大才渐渐又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这时候,他却发现,报社早就帻忘了他。卞容大再次煽动起内心的激情,写了许多通讯报道,这些稿件却一一地石沉大海。某一天,他才偶然得知,剪掉信封一角就可以免费寄稿的方式,早就取消了。这也就是说,卞容大的所有稿件,可能从来都没有到达过报社,并且,所有的报纸杂志社,也都不再邮寄退稿了。这也就是说,你的稿件无法与他人建立问答关系了,稿件是否收到,是否被采用,它有哪些优缺点,都由某个你不知道的个人说了算,甚至这个人心情的好坏,都可以决定稿件的命运。那投稿还有什么意思呢?卞容大不知道正常的社会秩序为什么要被毫无道理地打乱。关乎大众公共习惯的一些规矩,到底由谁说了算?真是烦人!这个时候,卞容大的工作也出现了挫折。他受到了排挤,被调动到科协下面一个无所事事的单位闲挂了起来。卞容大开始心神不宁,焦虑不安,直到他决定重拾集邮的业余爱好,凌乱的心绪才有了一些寄托。不久,卞容大机会来了。他受到老干部蒋武汉的赏识和鼓动,便调到了蒋武汉的麾下,帮助他创建玻璃吹制协会。老干部蒋武汉酷爱玻璃工艺,他一直都在寻找机会从科委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研究玻璃吹制和推广玻璃制品的单位。专家的研究成果证明,玻璃的品质非常稳定而且造型美观,有着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玻璃制品就相当于器皿业的绿色食品了。所以说,玻璃吹制事业,是造福于人类的事业。怀才不遇的卞容大,与老干部蒋武汉一拍即合,他积极地投入玻璃吹制协会的草创和建设。由于卞容大的献身精神、工作能力和以往的成就,他很快就被蒋武汉提拔为正科级干部,任协会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尽管卞容大再三告诫自己做人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可无奈在客观上,卞容大还是比较少年得意。每当他因为工作回家晚了,黄新蕾没有做饭,卞容大还是要挂脸的。
黄新蕾似乎并不懂得丈夫挂脸的含义,她反而会居高临下地瞥丈夫一眼,眼神里含着一种讥讽。卞容大倒懂得这种讥讽绝对不仅仅因为是他的个子比她矮了两厘米。那么黄新蕾什么意思呢?黄新蕾阴沉地说:“我没有什么意思。”
又花了几年的时间,卞容大才慢慢读懂黄新蕾讥讽的眼神:卞容大欢天喜地创建什么玻璃吹制协会显然属于不识时务,因为与此同时,全中国的人都开始做生意,开公司,炒股票,倒卖各种东西,赚钞票就像好玩似的,弯腰就捡一大把:中国社会在发生巨大的躁动和变化,而卞容大这个人呢,却煞有介事地为创建一个群团组织浪费青春。
卞容大的许多个夜晚,还是伏案写写画画,绞尽脑汁,写出一篇篇豆腐块文章,暗自奢望获得报纸的重视和发表;星期天去集邮,傻乎乎地排队购买邮票,回家之后对从不集邮的妻子和幼小的儿子津津乐道邮市趣闻;节假日看望父亲和畸形肥胖的妹妹,偷偷塞给他们一点计划之外的钱,还以为黄新蕾不知道;一年四季,春天一定要带儿子去踏青,秋天一定要带儿子去秋游,夏天一定要带儿子去游泳,冬天一定要带儿子去打雪仗——年复一年,年年新瓶旧水,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卞容大要问了:对于一个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生活情趣,黄新蕾能够持这种无知的态度吗?人的时间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不过,卞容大没有真的发问,卞容大是一个崇尚沉默的男人,他不会向黄新蕾发出任何具体的诘问。黄新蕾是一个生性沉闷的女人,她也没有过多的语
言。但是,她用自己的生活态度,表示了对于卞容大的不满和不屑。
在儿子出生之后,黄新蕾自己也脱胎换骨了。大约在生育之后的五年时间里,她的身体状况好了起来,人长胖了许多.月经也通畅了,经前期综合症不治而愈。黄新蕾能够吃苦耐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