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紫陌红尘(池莉文集之一) > 第2章

第2章

武桥。 陆武桥说听大哥的话好吗?陆武丽的眼泪一骨碌滚了出来,说:好

同济医院急诊室门口新修的花坛上一般不准坐人,但此刻坐了人。退休于著名的江岸车 辆厂的老工人陆尼古大模大样地坐在花坛上。几个老人其中包括戴着红袖章管理花坛的老 人,也都坐在陆尼古身边,全神贯注地听他谈天说地。医院外喧闹的解放大道和医院内痛苦 深重的呻吟哭叫好像不与他们生存在同一空间。陆尼古精瘦,白发,黄脸,中气十足。在等 候大儿子陆武桥的一个多小时里,他已经向老人们回顾了江岸车辆厂的历史和"二七"大罢工 的概况。他从张之洞、李鸿章的洋务运动讲到京汉铁路的诞生,从江岸机厂讲到江岸铁路地 区的形成以及共产党人包惠僧、项英、施洋在这里搞的地下活动,从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 讲到林样谦之死。中国工人阶级就是由此走上世界政治舞台的,当年共产国际还发表了支持 和赞扬的宣言。陆尼古沉浸在国家主人翁的自豪和骄傲之情中。有老人问:"二七"那天的情 景和《红灯记》里李奶奶说的一样吗?陆尼古说:《红灯记》?那是戏。实际上更惨,死了 40多人,伤了几百人,抓了40多人,还吓跑了千把人,吴佩孚,那个狗日的军阀,真下 得了手哇!端着机枪,哒哒地扫射-陆尼古说到这里感觉不对劲,他侧头一看,陆武桥站在 一边瞪着他。他顿时泄了气。他赶紧对老人们补充说他是在"二七"惨案发生后十年出生的, 但是他的父亲和叔叔都亲自经历了大罢工和一万多工人的大游行。为了保持自尊,已经无心 再讲的陆尼古最后强调了一句:我完全好像身临其境,我现在都还记得当年的口号-为自由 而战,为人权而战。老人们却不介意陆尼古是在什么时候出生的,他们说:这口号多好!陆 武桥始终不表态。陆尼古梗起脖子吼道:别把眼睛瞪得像个牛卵子盯着我!陆武桥说:敢情 我妈没事?陆武桥说:你知不知道我有多忙?陆武桥说:走吧!干干地过嘴巴陋,现在什么 世道了!汉口古田路有一大片工人阶层的住宅区,叫做简易宿舍。所有经过该区的电车公共 汽车在这里都设有一站,站牌上就写着"简易宿舍"。武汉市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绘制的市区 地图,就有简易宿舍这个地名。尽管简易宿舍比较简易,作为天花板的预制板裸露在外,等 等,但简易宿舍的社会地位算是很高的了,这一点显而易见,勿庸置疑,地图不仅仅是给全 中国人民看的,外宾一样也看。再说,像这一大片整齐划一的楼房确实能够体现出中国工人 阶级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坚决性。不管历史发展到九十年代的今天别人拿什么眼光来看 待简易宿舍,也不管有多少住户千方百计地搬离简易宿舍,陆尼古吴桂芬夫妇对这里是有着 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的。他们喜欢这里。他们喜欢住宅区里弥漫的机油味柴油味和汽油味, 喜欢下班时候鱼群一般游进住宅区的老中青工人;青工们经常是下班后冲了澡回来的,姑娘 们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小伙子们神采奕奕,老工人仍穿着他们喜爱的蓝色帆布工装和大头 鞋。所有的人从同样的房间里出门,奔向工厂的机器,然后忽喇喇一块儿下班回到同样的楼 房里,这其中有一般子团结的力量叫人激动和信赖。陆尼古吴桂芬夫妇已经对他们的四个孩 子,尤其是对长子陆武桥再三申明,他们将乐意死在这里。除了陆武丽之外,陆家一家五日 人终于聚齐坐在简易宿舍三楼,一间被炊烟熏黑了的房子里了。吴桂芬半卧在床上,身后靠 着大女儿陆掌珠。谁也没有撒谎,今天吴桂芬的确闭过气了几分钟。一到仲秋,吴桂芬的枯 叶性哮喘就要发作。本来哮喘也不致于那么厉害,主要是吴桂芬的肺不行了。她十二岁进武 汉裕华纺纱厂,做过择花,弹花,挡车等工种一直做到五十岁才退休,在漫长的三十八年 里,棉花纤维完全浸润了她的双肺。近年来年岁逼人,吴桂芬的呼吸越来越困难。今天主要 是听了陆掌珠哭诉她丈夫要抛弃她的事,吴桂芬气忿不过,咳喘得一口气接不上来,死过去 了小半会儿。不过及时地送到医院挂了一瓶吊针,人也就恢复过来了。事实上当陆尼古和陆 掌珠抬她下楼的时候她就苏醒了,在苏醒的那一刻她认为这个家无论如何要开个会了。吴桂 芬知道现在要想召回大儿子,除非自己有生命之虞。所以她让大女儿赶快去打Call机。 她命令大女儿说:要桥桥赶快来医院,就说我死了!陆掌珠觉得这么说不合适,她迟迟疑疑 地说:妈。吴桂芬掐了她大女儿一把,说:你要不这么说我就真死给你们看!桥桥不回来, 谁能管你的事?你吃多了糊米酒蒙了心了!糊米酒是武汉市历史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