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前面又是一条大河。文子一屁股蹲下来,他走不动了。他有两餐没吃饭,他走了整三个月了!
宽阔的河面雾气弥漫,两岸的荒野灰暗迷蒙。按说时间已经是正午,可四周杳无人迹。野草埋径,水鸟孤鸣,好不萧索。文子想,今天我还不如投进这河中死了算了。
自杀的念头经常盘旋在文子的脑子里。比如饿了几日还不见粮食的时候,比如隆冬季节没有寒衣的时候,比如他的诗章被人嘲笑的时候,比如楚国又一次战败被秦国取走了几个城池的时候,此番是立志拜屈原为师而遍寻屈原不着的时候。文子呲牙豁唇,一副愚钝模样,实际上却十分地有文人气质,多情善感。当他一屁股坐到河边的瞬间,他就发现了这条河似曾相识,他明白自己三个月来只不过在重复一种绝望。命运对他是多么不公正啊!文子无非是热爱文学,无非是热爱屈原的骚体诗,无非是渴望做个诗人。苍天作证,尽管楚国战争连绵,难道屈原的诗歌不美妙吗?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这是多么令人心仪的美人啊!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这又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豪壮啊!
为什么人人都得习武当兵呢?文子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尚武的时代,文子知道大家都在耻笑他,可是他自己也没有办法,除了做诗人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真是生不逢时啊!文子想到这里愈发悲痛,见四周无人,索性放声痛哭起来。我死了吧!文子放声嚎道,我死了吧!我死了吧!
清晨的薄雾在竹林里回环缭绕,空气里充满了竹笋破土带来的芬芳。屈原在竹林里缓缓散步。汨罗江在不远处沉静而博大地流淌着,它这种自然的状态撩拨着屈原的创作灵感。他想他可以得一首想象奇特的好诗了,诗名就叫《怀沙》如何?
这时,屈原听到了从他的逍遥斋那边传来的鸡啼。嘹亮悠长的啼叫不多不少正好三声。这便是胡老头在寻呼他了。看看天光,虽无太阳,屈原也知道吃早餐的时候到了。而且,屈原今天要和胡老头夫妇一块儿上大竹林子掰竹笋。掰竹笋是屈原非常喜欢的一项户外劳作。他每年春天都要跟随胡老头夫妇在大竹林子里干上两到三天。他们把成筐的竹笋运回来,然后在整个夏季里,由胡妻把笋片晒成笋干,秋季储藏起来,冬季下雪时在家用它炖兔子肉吃。屈原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存能力所深深感动。所以他乐意享受这种自食其力的快乐。他发现,适当的体力劳动对文人来说的确是一种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