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问,我觉得我的教育是严格的,只是我的严格在暗中,在与孩子的平等相处、患难与共的前提之下,我以为这与溺爱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与所有小动物一模一样,当孩子还是懵懂无知的婴幼儿,她就知道你对她的好,她也会对你好。她还会懂得满足你的期待和希望。
比如游泳。我的小亦池听我说我自己最大的遗憾是不会游泳,一个生在千湖之省守着万里长江还经常面临洪水的人,却不会游泳实在太惨了点儿。那时候还在上幼儿园的小亦池就对我说:“那我一定要学会游泳,我学会了好救你。”果然有一天,她就那么勇敢无畏地跳进了幼儿园的游泳池,并且一鼓作气,很快就学会了游泳,然后对我说:“这下你放心了吧,我可以救你了。”
比如学习钢琴。在亦池的幼儿时期,社会大肆风行孩子学乐器学绘画,电子琴风靡一时。其实我的孩子在2岁左右就表现出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敏感,但是我们没有要求和强迫她去学习。后来亦池5岁那年,她自己的感觉来了,主动提出了要求:“妈妈我要学钢琴。”就算我心里非常高兴,我都并没有立刻答应她,我说我得认真考虑。我建议亦池你也认真考虑一下。为什么呢?因为学习钢琴是一件需要持久恒心与耐力的事情,否则就根本无用。孩子你有这个心理准备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钢琴的价格高达几千乃至万元以上,需要我们花掉几乎所有的积蓄去购买,如果你从内心深处想学琴,那么以后它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玩具!孩子你得真心地喜欢它!将来时间长了审美疲劳了也要坚持自己的喜欢!当然,我也告诉她:审美疲劳只是一段时间,只要顽强地度过疲劳期,美好的境界就肯定来临!
——我从来都把我的孩子当作大人,我和她推心置腹,促膝谈心,也和她闲散聊天,乱开玩笑。只是我不会提出任何功利性要求。我不能让孩子觉得价钱昂贵,父母付出的成本太高,孩子就一定要用所谓“成就”来回报。我不提什么成名成家,也不提将来参赛什么的。我首先想让孩子懂得的是,我并没有溺爱她,也没有利用她。母亲的爱孩子,唯一就是要孩子自己找到好感觉。要她懂得遇事冷静,反复斟酌,学会辨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学会对待事物的慎重与认真。我的小亦池正儿八经地考虑了一段时间,再次确认她真的想学习钢琴。我们高兴地答应了她。一旦答应,我就马上开始为她奔走。我到处找朋友打听钢琴的型号牌子质量以及价格,到处找朋友询问哪里有钢琴教师,我去拜访业内专家,请求他们的帮助和指点。当我做这一切的时候,我都一一汇报给孩子并请她也参与意见。
17.我将全力支持我的孩子报考外校
小亦池从5岁半开始正式学琴。那是她正在换牙的年龄,笑得大门牙豁开直跑风。她踩着踏脚凳上琴,从枯燥的指法学起,多少次在外面疯玩了回家,休息一会儿,她肯定会主动上琴。她自己在谱架上翻开《汤普森》,十个小指头练得变成了小锤子。十几年过去了。亦池一直坚持弹琴。正如我预料的,其中只有小学三四年级的一段时间产生了一点点审美疲劳与怠慢感,但是,她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爱好和需要,很快就超越过去了。
俗话说: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这是我们中国民间的经典,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验。我一直都在琢磨,这个经验不仅适合孩子肉体的生长,同样也适合孩子灵魂的生长,所以在抚养孩子的这些年里,我是一刻也没敢忘记的,我一直都在提醒自己不要让孩子过于饱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我的孩子,也一直在我们的要求和标准里稳步成长,她是值得信任的。我对她的信任与溺爱无关!我的甘愿为孩子冒险,也与溺爱无关。
最后我下定决心:就这样了!我将全力支持我的孩子报考外校!我要坚定不移地赞赏小亦池的拼搏精神!当然,现实的确无情。亦池落榜的可能远远大于录取的可能。但是,如果她的潜能发挥到最好状态,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细致地研究自己的弱点并及时弥补,外校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好吧!我来负责!我来承担落榜的后果,万一孩子落榜我绝对不麻烦家里任何人!深夜里,我祈祷:苍天啊,请眷顾我的好孩子!请赐予我一种回天之力吧!
好吧,好吧。我的孩子,还记得妈妈是金鱼神仙吗?你最大的三个心愿,我都会答应你,只要孩子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与勇气,努力把自己许诺的事情做好。
亦池三个心愿的故事是这样的:第一个心愿是学钢琴,亦池已经如愿以偿。第二个心愿是要一只小狗,我也已经让亦池如愿。亦池的第三个心愿,就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