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唯一一条公路被泥石流阻断的镇子。
但是,日本人来了。
但是,日本人并不直接来像贩子一样收购蘑菇。日本人把事情办得很漂亮。按镇上出版的报纸,日本人是来考察松茸资源。镇上有线广播网的口径也与州报一致。日本人在州科委会堂举行了一次有关松茸的科学报告。可惜翻译过于缺乏生物学,特别是微生物学知识,听了报告人们对松茸的价值仍然不甚了了。但报告里没有的一些讯息——这几天,讯息作为一种新的词汇在镇上开始广泛使用——人们倒是知道得清清楚楚。说是代理商将把冷藏保鲜设备最好的车开来,收到松茸立即运往省城,然后上飞机直抵日本。说松茸有防癌作用。说奶油烧松茸在东京、大阪,乃至巴黎都是一道价值数百美金的菜肴。就是没有人从反面想,在此之前,镇上人都吃这种两三块钱一市斤的东西,也未见谁就格外强壮,而且镇上得癌的人好像比原来增多了。
嘉措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叹口气,说:“要是他们在我当镇长的时候来就好了。”父亲问为什么?
“那我们的经济工作就像个经济工作,我们就能出口创汇。”夏天,她的哮喘病轻松多了。有一天,她突然去了嘉措的宿舍。她说:“瞧你单身汉的日子多糟,我们把你老婆调来吧。”嘉措知道她要说的不是这个。她不喜欢自己儿子所喜欢的女人。
终于,她说:“我梦见了你外公。”“你还是不说你想说的事情,阿妈。”她说:“我梦见你外公带我去找蘑菇。”“阿妈,你真以为找蘑菇可以发财吗?”在这一带地方,不说采蘑菇,而说“找”,那个字眼太闲适。况且蘑菇也不是遍地都是。这种东西决不在大气候、小气候,大环境、小环境都不适宜的地方生长。只要找到那个地方,年年你都可以在同一个地方采到它们。它们一群群聚集在那里,无声无息。嘉措的外公知道许多这样的地方。
母亲说:“他只带我去一个地方就采了一背篼,还包了一围裙,那是村里过望果节的时候。要是日本人真出三十块钱,想想看,那一群就值多少钱。”第二天,她买一张短途车票,取出银行里所有到期不到期的存款,回乡下去了。
他父亲说:“不要担心你妈的病。”然后去文化馆跳舞,并被聘为交谊舞中老年培训班的辅导员。他大学毕业当县府秘书唯唯诺诺三十年,找了个没有文化的老婆。现在居然玩世不恭起来。这变化叫嘉措有点摸不着门道。他父亲还说:蘑菇既然能治外国人的癌,也就能治中国人的哮喘,何况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他是中国的多数民族。
科委的朋友请嘉措吃饭。
电话里说:“我请你来吃一点好东西。”“把启明也叫上。”“你去叫吧。”启明在公安局工作,是派出所副所长。他也是那年看哈雷彗星时认识的。年轻人都半夜起来登上镇子东面的那座孤立的小山头,在寒冷的冬夜里燃起一堆堆篝火,那情景就像宗教节日一样庄严动人。科委的朋友哈聪那时还是第二中学的物理教师。他坐在火堆旁讲彗星,眉飞色舞。结识以
后就叫哈雷,而不叫本名了。启明是警察,上山来维持秩序。手提电警棍,强光手电筒,腰上挂着对讲机。可是,那几个夜晚镇上有名的酒鬼、小流氓们都认真严肃地等待彗星出现。那时,嘉措和哈雷都不知道这个时刻注意让自己举止严厉潇洒的家伙叫什么。只见他频频举起望远镜煞有介事地往天空张望。直到第三天黎明时分,他突然叫道:“来了!它来了!”人群骚动起来。
物理老师说:“没有。”“那怎么那么亮,刚才天上没有它!”“那是金星。金木水火土,它一升起,天就要亮了。”嘉措以为他会生气。但他只是有点沮丧,有点不好意思,说:“哦,启明星,是启明星吗?”从此他就叫启明。
嘉措和启明八点钟赶到哈雷家。却不见有什么好东西可吃的迹象。饭煲里只煲着饭。桌上也不见有酒水之类。
“狗日的哈雷,”启明说,“你骗警察叔叔。”哈雷一笑:“放尖你们的鼻子。”果然屋里有香气。哈雷勾腰从床下拖出一只电炉,上面的小铝锅里热气腾腾。
“你偷电!”锅里是去年的干蘑菇。蘑菇的香气里更浓烈的是红烧猪肉罐头。哈雷说蘑菇是去年存下的。去年他们就从科技情报所得到消息,说继虫草大战、贝母大战后又将爆发松茸大战。于是就买了新鲜蘑菇,分离提取孢子体,试验人工培植,但反复数次均告失败。现在吃的就是那些蘑菇。哈雷一边吃一边给两个朋友讲显微镜下孢子体增生繁殖时的美妙情景。这些孢子体在无菌的试管中雪白漂亮,长成一簇